[數位相機]購機戰略
買數位相機要考慮的項目有:
1. "造型炫不炫、有沒有質感"
2. 畫素
3. 光學變焦和數位變焦
4. 記憶卡
5. 電池
6. LCD螢幕
7. 對焦速度、開機速度
….想到再補上。
第一點:有沒有質感
Sony最炫!最有質感,Sony一出,誰與爭鋒,就這樣了!
第二點:畫素
一般的有二百萬、三百萬、四百萬…,重點是我們需要這麼高的畫素嗎?那有看你的用途,如果你要洗很大的照片、海報的話,當然是愈高愈好,但是如果你只是要洗3x5 4x6的相片或者只是要在電腦上看的話,二百萬就很夠了,除非價格真的是差一點點,要不然省點錢吧! 不然哪天數位相機不小心摔到的話,真的是粉 “痛”。
第三點:變焦
變焦有分兩種,一種是光學,另一種是純數位的;有什麼不一樣嗎?光學的變焦,簡單的說就是會有伸縮鏡頭(指自動相機),也就是放大的時候是利用光學的鏡片來將遠景拉近,所以不會失真;但是數位變焦的話可就不一樣了,數位的意思就是利用 “程式”的演算法來計算,將遠景給放大,所以一定會失真,用數位變焦拍出來的相片,如果倍數太高的話洗出來的話會比較不理想,所以一般我都會把數位變焦給關掉,只用光學的就好了,如果沒有拉的不夠近的話,就要靠 “萬能” 的雙腳了,前進個一、兩步吧!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有看到DM上寫說某某數位相機有6倍的變焦或是光學變焦的能力,這時你就要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吧!是說這部相機有真正的6倍的光學變焦嗎?我想不見得吧!有到6倍的光學變焦的數位相機是非常貴的,不是一兩萬就買的到的,所以這個廣告是騙人的,其實如果你仔細去看它的規格,就會發現是3倍的光學變焦加上2倍的數位變焦,所以是3x2 = 6倍的變焦,這一點是要大家特別的注意的,也是我發現市面上一般消費者所不曉得的盲點。
第四點:是記憶卡
每一個數位相機的廠牌所使用的記憶卡不一定都會一樣,如Sony用MS記憶卡,Canon用CF Card、MicroDrive….等等,所以在買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另外記憶卡方面,要先考慮到它的價錢、容量、速度、體積、耗不耗電及它的可利用性,如Sony的Memory Stick是屬於Sony所有的,別的廠牌絕對不可能去用Sony的記憶卡,還有SD Card 是Panasonic的,別家可不可以用它的這我不曉得,另外還有一種記憶卡CF Card是大眾化的介面,所以有很多廠牌用它來當儲存媒體,它的體積比較大,但是價格很便宜。另外它的可利用性指的是和你的電腦的應用,它除了當數位相機的儲存媒體之外,當然也可以發揮出它的本性,可不要忘了,它是記憶卡,所以它可以當成是我們另一個隨身碟,可以直接或是透過轉接卡來達到和朋友交換資料的目的。
第五點:電池
在這一方面電池有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專用的鋰電池,另一種是市面上的3號電池或是4號電池;如果數位相機使用的是專用的鋰電池,那它的體積可以做的比較小,沒有電的時候,也可以充電,另外我發現使用鋰電池的數位相機它的LCD螢幕都比較好,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就是相機比較貴,要再買另一顆電池時也很貴,而且在外面使用時,如果沒有電了,如果身邊沒有使用一樣相機的朋友可以借的話,那就不能用;而另外一種使用一般的電池的機種,優點是價錢便宜,它通常會附可以充電的電池給你,所以它也可以充電,也可買市面上的電池來使用,使用的時間也很長,缺點就是體積大了點,而且LCD的螢幕好像比較差一點點。
其它:LCD螢幕、對焦及開機的速度
其實這幾點似乎是沒有辦法從規格上來感受到,我的建議是,要請老闆Demo一下,不然就是你要試玩一下;在準備去買相機前,如果朋友有數位相機,你可以先拿他的相機來玩一下看看別人的數位相機是怎麼樣的,也試看看對焦以及開機的速度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我說明一下我為什麼要列出這三列:當我們拍了一張相片不知道是好是壞的時候,LCD如果太差的話,我們就會無法做正確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要再補拍一張;第二、當我們看到一個景出現時,這時數位相機可不是隨時Stand by在那裡,從按下電源開關到可以使用的狀態,可要幾秒鐘的時間,可別小看這幾秒鐘的時間啊! 一個很棒的景,不管是人、事、物就這麼和你說Bye Bye了;對焦這個名詞,我不太會解譯,請參考下列的網站www2.fjtc.edu.tw:8080/pddep/lessons/4/photography/cameracare/cameCar4.html
我所要強調的是自動對焦的速度,我覺得Sony的相機的自動對焦對焦真的是很快,而伸縮鏡頭不會有很奇怪的雜音,我有看過那種在對焦時會發出很大雜音的數位相機。
最後我再補一下我使用的經驗,數位相機使用的時候,最耗電的地方就是閃光燈、伸縮鏡頭及LCD螢幕,所以不要將相機的電源開開關關的,讓伸縮鏡頭進進出出很多次,我的建議可以不要將相機關掉,先把相機的LCD螢幕關掉就好,除非你確定你要有一段時間不會再使用相機。
到哪買?
到「博漢區」(台北市博愛路漢口街)買相機,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大家都說那裡店家多,削價競爭所以便宜;但BBS上好多人經常post被老闆坑了……怎麼辦?免驚!既然是「完全購機戰略」,當然秘訣一併傳授!
走,來去博漢區!
【場景一】 「老闆,你這裡……我要問……Nikon28-105mm新的那支……多少錢」「喔,新ㄝ喔,9000啦」(挖靠,隔壁開12000!)「那我買!」「今天剛賣完啦,啊,我報你一支俗擱讚ㄝ鏡頭,Sigma 28-70mm,光圈2.8呢!安呢啦,公司貨算你9500」「……嗯…」「這支很多人用呢,我拿給你看……」經過一會兒老闆鼓吹後,便興沖沖買回家。後來發現,是舊款的Sigma,當作新的EX那款賣……
【場景二】 「老闆,我要Canon 28-135mm有IS那支,算便宜一點」「那你問到多少?」「別家開17000」「安呢喔……好,算你16500」(耶,老闆真乾脆)「好,我還要保護鏡跟遮光罩」「保護鏡……B+W 72mm 1100塊」(嗯,很合理)「遮光罩,喔,很少人進貨喔,我算一下,2000打六折1200」然後顧客把錢掏出來……很高興的回家去了……還是不放心,又問別家「遮光罩賣多少」「我查一下……600塊」(X的!我還是被耍了!)
【場景三】 「老闆,我決定買這支鏡頭了……但是是不是公司貨?」「對啦」……掏錢出來……「耶,不是彩虹保證書嗎!?」「啊,你摔到一樣嘛是要錢修,這是貿易公司貨,服務不壞啦」(挖哩勒……貿易公司貨也叫公司貨?)
別笑,我們都走過那段被唬大的路。其實,在商言商,博漢區沒有所謂「好店」也沒有絕對的「黑店」,只是每家店的老闆做生意性格不同。有的真的很乾脆,開的價算合理,但要殺價馬上不理人;有的老闆娘一開始開價很高,但知道你詢價多時,馬上降價求售。在此野人獻曝,提出【半小時新手變老手購機手則】:
1. 出發前詳細瀏覽「攝影家手札」,了解你的需求、敲定要買的器材及價格,別被老闆煽動,買了不合用的東西,花了冤枉錢。
2. 前往「博漢區」(訣竅:挑人少的時候去,比如星期天早上店門剛開時)。
3. 任選相鄰數家相機店。到第一家:裝作甚麼都不知道,問的廣泛點,比如你要買Nikon F 70,你可以問「我要看看F 70還是F 60比較適合」讓老闆多「唬濫」一些,你順便可以印證你事前作的功課,資料對不對。(但千萬不能讓老闆洗你的腦!)最好請他拿出來讓你仔細瞧瞧;最後問問價格。「算你$ 13500」一定要問哪家公司貨!「榮泰代理」OK!然後客氣的向老闆謝謝他的說明「我如果要買,一定找你買!」(否則你拖延他那麼多時間又不買會生氣的)
4. 到隔壁一家店:直接開價「老闆,F 70榮泰代理的,12000賣不賣?」看老闆的反應,如果真的殺的太低了,他會說「你賣我好了。」如果他覺得賺點零頭也罷而同意,那就恭喜你了。(訣竅:把第一家店的報價打九折殺殺看,你殺的太低反而會被譏笑。)
5. 若12000老闆不賣,直接再到第三家店,問老闆12500賣不賣?依此類推,一次往上加幾百塊直到有老闆肯賣。(訣竅:因為你一進門直接表明要買,老闆想也沒花任何精神,若能賣就會賣你。)
看吧,是不是半小時內解決?記住,如果中途改變主意要買不在計劃中的東西,最好小心為上,徹底了解老闆的推薦是不是真的正確,也要重新訪價。如果你讓老闆說明很久而想脫身,但老闆好像快發火,編個理由:「我去領錢!身上只剩一百塊」然後腳底抹油!
要注意?
嘿,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找個好友死黨一同去,可以互相提醒有沒有疏漏的地方。因為你的目的是殺價,那麼老闆要賺你的錢只好用些小花招。以下該注意的地方提醒您:
1. 當老闆的開價遠低於其他家時,先別太高興;有時他認為你不會買,或根本沒貨,就開的很低,讓你以為這家店真的很公道。對策:確定他有貨且不是騙人的就給他買下去!
2. 當你要買兩件以上的東西,別以為同一家店買就會比分開買便宜!也別忘了相機製造商推薦的搭配鏡頭(如EOS 50配EF 28-80mm)往往較平價,機身與鏡頭絕對可以分開買!
3. 注意鏡頭殺價成功但老闆從保護鏡或遮光罩再賺回來。對策:買鏡頭訪價時連附件一起問,如Nikkor 50mm f/1.4加B+W UV鏡賣多少?
4. 付錢之前要核對產品序號,有三個地方要核對的,貨品,保證書,包裝盒。保證書可以不要填上日期,要維修前再請老闆填上。
5. 檢查東西是否為新品。鏡頭與機身接環部分最容易檢查,一經裝卸過,則金屬接環可以看出同心圓狀的磨損。機身有裝電池?那一定有人用過。鏡頭拿起對著光線,看看鏡片中有無灰塵。
6. 最好再確定一次維修的程序。比如機身真的有問題可否換新品?鏡頭要修要拿來購買的店還是總公司?
7. 最後再厚臉皮請老闆盡量送些小東西,如乾燥劑,電池等。
8. 水貨好嗎?大致上水貨價格與獨家總代理公司貨便宜約一成,對於軟囊羞澀的人來說,總是難以拒絕的誘惑。在此建議新手,機身盡量購買公司貨,以免摔機時甚至有錢也沒人修 (因有些零件過一段時間可能只剩總代理願意庫存);至於鏡頭,若能斟酌自己操相機的情形,屬於愛護器材者可以選擇水貨,且二手貨出清時,一般買者多考慮價錢而不是很注意是否為公司貨。
說了這麼多,多年的經驗已經傾囊相授。希望大家好好體會,高高興興去買相機,平平安安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