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20, 2004

DVD-R相容性比DVD+R差?

目前市場上DVD-R的燒錄片以及DVD+R的燒錄片,價差將近在新台幣10元左右。

自從DVD+R規格出現之後,我們在面臨要購買哪一種格式的DVD燒錄機或是燒錄片時,無論是廠商、店家甚至雜誌都一面倒地告訴我們,DVD+R對於機器的相容性較好,燒錄DVD影片也較穩定,是未來的主流趨勢。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常識。不過,著名的光碟研究網站CDRinfo最近針對DVD+R以及DVD-R的燒錄片,進行了大規模的測試。實驗的結果卻出人意料地發現,DVD-R的片子相容性竟然要比DVD+R的片子表現來得好。

這項實驗是分別使用DVD-R以及DVD+R的片子來燒錄影片,然後再分別在1千多台不同廠商的DVD播放機以及DVD-ROM機器上面反覆地進行播放,實驗結果卻發現,DVD-R的相容性為96.7%,而DVD+R的相容性則為87.43%。

雖然這項實驗主要是針對影片燒錄為主,而用在燒錄資料以及備份上面的項目,則完全沒有測試。不過到目前為止,這是唯一針對DVD+/-R之爭的產品,所進行過最大規模的實驗。看了這樣的實驗數據,或許下次我們購買DVD空片時,可以試著採用比較便宜的選擇。

星期一, 4月 19, 2004

資訊盡在指尖?網路時代的資訊搜尋與運用

在本雅明所謂的「機械複製時代」之前,生物學家、礦物學家也得具備相當的素描能力,才能完成知識傳遞的使命;即使到了20世紀下半葉,教學工具已經進步到幻燈片,但研究方法仍是靠博聞強記。於是不免讓人揣想,如果當年的學者也能享有今天這種「電腦一開,資訊盡在指尖」的研究資源,他們能不能創造出更傑出的成就?

其實不必回想五十年或一百年前,只要回退到十年前網路尚未普及的日子,就會讓人覺得當時落後得不可思議。而即使是網路年代,也可以根據Google的出現,分成兩個時期。今天,不管是學者或文字工作者,一旦沒有Google,資料研究似乎便無從做起。網際網路的發展,的確對資訊的取得造成了顛覆性的變革。

搜尋引擎,篩撿資訊的工具

網際網路其實早在1960年代即已出現,但直到全球資訊網發明後,才真正普及起來。隨著網站逐日大量增加,人們開始需要輔助工具來掌握資訊。最初應運而生的是Yahoo之類的分類目錄,把網站以圖書分類的方式分門別類排列出來,然後是搜尋引擎,如 Lycos、AltaVista(這兩類網站後來有了更響亮的名稱:「入口網站」),可以直接檢索網頁的文字內容。

然而技術的進步卻仍追趕不上網路的擴增速度,一方面,愈來愈多的網站來不及被編入目錄或索引,另一方面,搜尋的效率低落,往往一找就是成千上萬筆資料,絕大多數毫不相關,查資料變成耗時而收效甚微的工作。

因為單純的邏輯檢索不敷使用,所以得有更聰明的檢索方法。Excite是其中的先驅,它在1995年剛推出時,號稱可搜尋130萬篇網頁。不過,當時我以奧地利藝術史家Alois Riegl來試驗,它忽略掉Riegl這個字、判斷Alois是拼錯字,最後吐出來一堆蘆薈(aloe)的護膚資訊給我,實在難以讓人覺得它比老方法更聰明。而現在,在Google上搜尋Alois Riegl,可以從33億篇網頁中找到一千多筆,即使只查英文網頁,也可找到771筆。這除了呈現網路在這八年來的巨幅成長,也顯示Google判斷相關性的能力更為高強。

智慧型搜尋,準確又快速

Google利用一種稱為PageRank的技術,替網頁加上權值。就像學術論文依照被引用的次數和所發表的期刊來決定其重要性,PageRank依照網頁被連結的次數和所在網站的評價來決定網頁的相關性。雖然各家研發「智慧型」搜尋的公司都是採用類似的策略,但Google的方法出奇有效,既準確又快速,往往只要非常簡單的幾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想要的資訊。

試舉一例,介紹牛津英文字典編纂經過的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中譯本《瘋子.教授.大字典》頗奇特地未附任何專有名詞的原文。書中提到第一本單一語文的英文字典是由勞勃.考德雷在1604年所編的。考德雷是誰?他的字典甚麼模樣?

沒有書名和人名的原文,問題似乎難以解答。但在Google裡用“earliest dictionary 1604” 或 “earliest dictionary robert”查詢,立刻查得「考德雷」的原文是Robert Cawdrey,書名是A Table Alphabeticall of Hard Usual English Words。再改用完整的人名和書名查詢,可以找到更詳細的資訊,甚至查到這本老書的全文。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知識才是檢索資訊的基礎

然而,並不是所有搜尋過程都可以這麼順利。搜尋的難易程度,得視題材冷僻與否、原始線索是否明確而定。有時實際的查詢過程得要經過許多歧路,並不像上述說明所呈現的那麼簡單。你得先具備一些基本的專業知識,而這些知識恐怕很難急救章地靠閱讀網頁來惡補,仍需平時讀書來打底。

這個現象的關鍵在於,我們所享受到網路上的豐富資料量,是犧牲內容的嚴謹度與正確性所換得的。你可以有更廣泛、更多樣的選擇,但是也得自行負擔篩選和判斷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它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僅是你得多花力氣,像吃自助餐那樣自己動手,它提供的更像是未經處理、更遑論烹調的材料。

光憑大量網頁的無序堆積,並不能構成知識。就像法國數學家龐卡瑞(Henri Poincare)說的:「科學即事實。科學是由事實構成的,就如同房屋是由石頭築成的。但就像一堆石頭並不等於房屋,一堆事實的集合也未必就是科學。」清晰的結構和有條理的組織並不只是呈現時的表達技巧,而是知識本身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1999年整個Internet的8億個網頁之中,任意兩篇之間頂多只距離19個連結。換句話說,只要任選一篇為起點,所有網頁都可以在按19次連結之內到達。另一份研究則根據1997年的資料指出,任意兩個網站間的平均距離是4.2個連結。如此高度的連結性,很容易帶給我們知識探索的路徑非常短的錯覺,以為答案就近在咫尺。當你找到答案之後再往回追溯,確實應該會有一條非常短的最佳途徑,但這並不表示當你從一切未知的狀態出發時,也會同等輕鬆。

你要的資訊,可能在電腦外

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在「機械複製」之前的時代也有網路可用,結果會如何?學者們原本處理的往往就是未經整理的原始資料,都有足夠的洞見來判別良寙,這是與我們不同的。資料的整理與查詢比以前方便太多,這確實可以大幅節省他們的時間。但對於最重要的目的──從事實中得到新的洞見──我想,資料的累積並不能讓人變得睿智,Google提供的33億篇網頁恐怕幫助不大,反倒可能增加消化資料的負擔。

從以上的探討,我們既可體會網路的莫大效用,但也看見了一些容易落入的誤解。唯有持平衡量它的利弊,才能妥善利用這項工具。有次,我曾在網上研讀了數週關於天主教早期「曠野教父」的資料,當我把資料找遍、仍有問題未解後,才抽空去書店找找是否有書籍可供參考。出乎意料地,熱心的店員當場就解答了我的幾個問題,也推薦了一些書。我驚訝(也驚喜)地發現,其中一本《曠野之聲》,正是我需要的The 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的中文選譯本。不免感歎如果早幾天走這一趟,不知可節省多少上網查資料的時間。

所以,別忘了網路之外還有廣大的世界,除了緊盯電腦螢幕之外,也去翻翻書、找人交談。只有平衡、多方向的蒐獵,才能得到最豐碩的收穫。

三件 99 塊  

文/王文華

媽媽的一生,都在尋找三件99塊的東西。但我今天終於明白,她活得比我們誰都高貴。我從小就知道家裡不有錢,也曾因此埋怨過爸媽。但現在回頭看,從小到大,沒有一次,是的,沒有一次,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我要的玩具,要的衣服,要的科系,要的人生,媽媽統統給了我。沒有打折,只有更多……

哥哥一家人帶媽媽去淡水玩,回來後我問她玩了哪些地方、吃了什麼東西。她沒有說出著名的漁人碼頭或阿給,反倒是興奮地說:「我幫你買了幾條褲子!」我從她手上接過一個紅白相間的塑膠袋,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一看,是三件一套的內褲。雖然有「Burberry」的格子花紋,牌子卻叫做「Gi-annetto」。「是名牌嗎?」媽媽問我。「哇,是義大利的!」我假裝興高采烈地說。她流露出驕傲的表情:「我很會買吧,義大利的,三件才99塊!」

周末時,媽媽常會到我家,幫我整理東西、洗洗衣服。每次來時,她總是要數落我一遍。「你發什麼神經,買這麼大的垃圾袋?76公升?你一個人住,哪來這麼多垃圾?」我跟她解釋,大一點的垃圾袋可以把垃圾桶底部整個蓋住,進而伸到邊緣之外,這樣倒垃圾時,就不會不小心丟到袋子外,掉進垃圾桶底部。「你又不是練習投籃,站那麼遠丟幹什麼?」她走到垃圾桶旁邊,把筒蓋打開,把一個小袋子放進去,小袋子蹲在裡面,像一朵枯萎的花。她蹲下,把衛生紙輕輕地放進去,「你看,這樣垃圾這麼會掉出來嗎?」「唉呀,媽,沒關係啦,反正垃圾袋很便宜嘛!」「76公升的垃圾袋一包多少錢?」「唉呀,幾十塊而已啦。」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多少錢,敷衍敷衍她。後來一個星期天中午,全家正和樂融融地吃午飯時,她突然在歡樂的氣氛中冒出一句:「ㄝ,我昨天去便利商店問,他們說76公升的垃圾袋一包要三百四十二塊?你是騙我還是根本不知道多少錢?」我嚼著白飯,啞口無言,「三百多塊買根本要丟掉的東西,你神經病喔!」等到我們已經吃完飯在吃水果了,她一邊看華視逌勁歌金曲逡還一邊咕噥:「這麼浪費,有一天會身敗名裂!」

媽媽不花錢買垃圾袋,因為她的世界垃圾其實不多。在有「環保」這個觀念之前,媽媽已經在做「垃圾回收」。「這麼漂亮的領帶,要丟掉啊?這個電腦鍵盤很好啊,擦一擦還可以用吧!」我的垃圾,被她收了回來,洗乾淨以後,像新的一樣。我放棄的理想,被媽媽找了回來,他告訴我只要我努力,有一天我會閃閃發光。「那個燈壞了,」我說,「換燈泡也沒用。」「喔,那就丟了吧!」但不管她再怎麼囉唆,最後總會給我餘地,配合我的演出。

因為媽媽節省的個性,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說善意的謊言。對於買的東西的價錢,特別是買給她的東西,要刻意說很低。對於自己的收入,要說得很高。但不管你買的東西多便宜,賺的錢再多。在媽媽的眼中,我們永遠是浪費的!

出門時燈沒關,浪費!一個人在家兩個房間開冷氣,浪費!喝礦泉水、坐商務艙、剩菜沒吃完、訂兩份報紙、去健身房跑步、花錢請人打掃、洗衣粉倒太多、牙膏從前面擠、到機場坐計程車、西裝穿一次就乾洗、花錢買抹布而不用舊內褲,統統都是浪費!報應都是娶到麻臉老婆之類的。所以她寧願脹得不舒服,也要把點的菜吃完。寧願把好衣服的質料洗壞,也不送去乾洗。所以要乾洗的衣服,我們藏起來。上館子吃晚飯,我們不吃午餐。

媽媽所以這樣節省,跟她的際遇有關。從小離家,身無分文闖蕩天下,一輩子公務員,每一塊錢,都是加班和標會存起來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喔,身在福中不知福,沒有窮過,花錢像花水一樣。」窮過的媽媽,對於金錢永遠有種不安全感。縱使今天有了積蓄,刷牙時水龍頭仍會關緊,兩三件衣服絕對不用洗衣機。她的錢,一塊一塊地賺來。花的時候,也一塊一塊地花。我們花錢,總是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讓人找。她買任何東西,總是能找出剛好的零錢。媽媽一輩子沒用過信用卡,一輩子沒欠過帳。六十歲後沒買過衣服,十年來鞋子都是那一雙。帶她去逛 101,「媽,我們買這件衣服給你好不好?」「多少錢?」「兩千塊。」我們自動減了一萬,她仍然說:「神經病,我在沅陵街買,比這裡便宜一倍!」為了讓媽媽嘗鮮,我們帶她去吃義大利麵,她說:「這什麼玩意兒啊?還不如巷口的涼麵!」

媽媽沒刷過卡,也沒理過財。她看我們買股票,覺得我們都在玩火自焚。所以我們賺了錢會趕快跟她講賺了,賠了錢也會趕快跟她講賺了!「你雖然賺了這麼多,」她很堅定地說,「總有一天你會賠光的!」她不懂什麼「用錢來賺錢」這種fancy的理論。對她來說,只有手能賺錢。只有辛苦能賺錢。我猜有一天若是給她中了樂透,她大概不敢去領。她可能會覺得這是惡魔附身的開始,有一天會「身敗名裂」。

媽媽自己節省,對外人卻很大方。她每個月催我按時繳房租,好像她是房東。「該給別人的就要給別人。」當然在我繳了之後,她又要數落我租這麼貴的房子。不過數落歸數落,講完了,她還是不放過任何一個付錢的機會。她跟哥哥一家人住一起,收報費的來,她付。送乾洗的來,她付。全家人出去吃飯,我哥哥、大嫂、我自己從來沒付過錢。她總是搶著付,甚至連菜都還沒上完她就跑到櫃檯,深怕我們搶走她的風采。「我知道你們賺錢很辛苦,開支又大。你們的錢自己省下來用。我沒什麼開銷,錢擺著也是擺著,我來付。」一千四百二十四塊,就看她叮叮噹噹地,用一塊一塊付得一乾二淨。我媽是付帳的完全投手,完全不給收銀員任何表現的機會。

她不僅搶著付錢,更拒絕拿我們的錢。媽媽退休了,我們賺錢了,每個月我們給她一點錢,天經地義。但她從來不要,我們給她也不收。我還沒結婚,每年生日、過年,還是拿到紅包。過去有女朋友時,連女朋友都給。「其實我沒有那麼愛她,」我跟媽媽說,「你把給她的那份一起給我好了。」但當媽媽生日時我反送她,她卻總是拒收。當場拒收不成,事後又藏在我家某處。這當然是要讓我驚喜,哪一天掀開枕頭猛然看到我的結婚基金。但她又怕我沒發覺,一包錢就這樣不見了,所以總是忍不住又提醒一番,「ㄝ,你那包錢我放在枕頭底下,回去時趕快收好。」

媽媽省那兩三塊的垃圾袋,但不省大錢。我和哥哥都讀了九年的私立中小學,那時學費一學期要一萬多。我去美國念MBA,兩年花了兩百萬台幣,全是爸媽一學期一學期、幾千美金幾千美金寄去的。我從來不需要開口,戶頭的餘額永遠足夠。餘額的每一個零,都是爸媽十幾二十年吃涼麵的身影。我在名校裡高高在上,看不到爸媽身影後無數的卑躬屈膝。我曾經覺得:媽媽破舊的衣服讓我們在同學面前丟臉,她的討價還價讓我們在美麗的女店員面前尷尬。但她若不是這樣,我哪能念我的MBA?做我的雅痞?搞那些生活品味,自以為我比我媽高級?

媽媽花錢最多的時候,是爸爸生病的那兩年。那時看護一星期的薪水就是一萬多。爸爸癌症的末期,所有治療方法都無效後,醫生在她逼迫下提出一種還在試驗階段的「免疫療法」。醫生說:「這也是打針,但副作用比較低,病人痛苦的程度比較小。不過健保不給付,一針一萬七。」當我和我哥還在考慮時,我媽冒出一句:「打!」爸爸的喪禮上,媽媽堅持不收奠儀,親朋好友好心仍然給的,統統集合起來捐給慈善機構。「這樣,你爸爸就在別的生命中活了下來。」

媽媽的一生,都在尋找三件 99 塊的東西。但我今天終於明白,她活得比我們誰都高貴。我從小就知道家裡不有錢,也曾因此埋怨過爸媽。但現在回頭看,從小到大,沒有一次,是的,沒有一次,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我要的玩具,要的衣服,要的科系,要的人生,媽媽統統給了我。沒有打折,只有更多。她總是在表面上喋喋不休地數落,事後又偷偷地塞給我。

媽媽七十多歲了,一向身體健康、個性熱情。你若打電話到我們家,那個搶著電話的人是我媽。她的那一聲「喂」,比三十幾歲的我還要響亮。過年她主動跟朋友拜年,打的電話比我們誰都多。但歲月畢竟是歲月,這一年,媽媽身體的狀況也多了。只不過在漁人碼頭逛了一圈,回來就感冒兩個禮拜。我坐在陰暗的客廳,聽著她在臥房的咳嗽聲,數不清其中有多少聲,該記在我的帳上。躺在床上的媽媽也知道:孩子的想法跟她不一樣了。我們那些善意的謊言,她很體貼地不戳破。如果被刻劃成一個過度節省的媽媽能夠讓我們這些浪費的小孩偶爾克制一下,她不介意被貼上那樣的標籤。她不會刻意改變自己來迎合我們,也不期待我們有一天會勤儉持家。觀念無法更改,代溝永遠存在,三件一套的東西她會繼續買,我會繼續用垃圾袋。我們偶爾會爭吵,吵過後的後悔像一把刀。事後她還是會來幫我洗衣服,默默地蓋那條跨越代溝的橋。

媽媽的咳嗽聲漸漸大了,我跟七歲的侄子說:「你去看奶奶要不要喝水。」他毫不理睬,捧著一盒東西站在我面前,「你要不要跟我玩我新買的台灣版大富翁?」「你不是已經有大富翁了嗎?」「那是美國版的。」我搶過他的第二套大富翁,摸著尚未開封的膠膜,竟冒出一句:「你們這些小孩子喔,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麼浪費,有一天會身敗名……」

那一刻我突然打住,當下第一個念頭是……

謝謝你,媽。

◎刊載於《聯合報》副刊 2004/02/13

銀色子彈  

文/王文華

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嗎?

當然不能。但在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市場機制」的確是我們堅信不移的教條。在供需原則的指導下,任何東西、任何時間,都可以交易。

甚至在上課時間。一般上課不專心,大概就是講話、打瞌睡、看自己的書、傳紙條或簡訊。在史丹佛,不專心時也要學習,所以同學公然在課堂上賣東西。「今天的華爾街日報有沒有人要買?」當老師講得真的太無聊,又不鼓勵同學發言時,當天的華爾街日報就成為熱賣商品。「一份華爾街日報,以『荷蘭拍賣法』競標!」

當這個訊息的紙條傳到各個同學面前時,大家開始鼓譟。MBA一貫的犀利表露無遺。一位同學在紙條上寫了幾個字回傳:「你懂不懂拍賣啊?你只有一份報紙,怎麼用『荷蘭拍賣法』?」(傳聞Goggle的IPO,將不用傳統的華爾街承銷商,而在網路上使用『荷蘭拍賣法』競標。這種方法適用於賣方有很多份相同的商品。)

紙條傳來傳去,拍賣法終於確定。老師還在台上忘我地演講,一個交易市場已經在台下形成。原價一元的華爾街日報,以『保留價拍賣法』競標。時間五分鐘。買方不知道賣方的保留價(賣方願意接受的最低價),低於保留價的標不倒,高出保留價的最高標得標。這是在課堂上,所以沒有雅虎奇摩「直接出價」或「自動出價」的功能,買方只有一次出價機會,必須憑自己的判斷,在紙上寫下願意付的最高價,把紙條摺好後傳回給賣方。

接下來的五分鐘,寧靜的教室內的氣氛和嘈雜的紐約證交所一樣緊張。曾經在紐約證交所經手上億美金的同學,為了一份報紙也開始摩拳擦掌。因為得不得標,代表你待會兒會不會無聊。以多少錢得標,代表你的分析能力。這不只是在標報紙,也是在標自尊。

五分鐘後,答案揭曉了。原價一元的華爾街日報以四塊半賣出。沒有得標的人喫之以鼻,覺得得標者是破壞行情的冤大頭。得標者其實另有如意算盤,他打算做「市場區隔」,把華爾街日報的「投資理財版」和「行銷媒體版」分開來賣,再做一次競標。

除了這種黑市交易,學校當然也光明正大教我們市場交易的原則。當需求超過供給時,你怎麼辦?熱門的課,如「從A到A+」作者詹姆斯柯林斯教的「創業」和「小型企業管理」,大家擠破頭,怎麼決定誰能去上?除了上課,MBA最重要的工作是和來學校徵才的公司面談暑假實習或畢業後全職工作的機會。熱門的公司,如高盛等投資銀行或麥肯錫等顧問公司,大家都想去談,怎麼決定誰能擠入門檻?

答案是「銀色子彈」!不論在選課或選擇面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同樣的點數、和一顆銀色子彈。你「標」這堂課所使用的點數越高,得到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你非要不可,可以丟出「銀色子彈」。這就像撲克牌中的黑桃A,出牌後你就有上這堂課的優先權,但銀色子彈用掉後,你也失去了再去標其他課的籌碼。市場供需原則的第一課: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我們要問自己:我倒底多想要得到這個東西?

這讓我第一次為自己做選擇,並且為我的選擇付出代價。回想起來:我在台灣讀書時,從小到大,很少需要選擇,更少需要負責。從小學到大學,從預官到留學,都有名校,都有第一志願。我只要遵循那條路,大概不會出錯。

所以到了史丹佛,我以同樣的心態,跟別人搶第一志願。於是我用去了銀色子彈,爭取到第一志願公司的面談機會。但當我坐定之後,才發現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些什麼。搞懂之後,才發現我不適合那樣的工作。我走出面談辦公室,浪費了別人和自己的時間,和寶貴的銀色子彈,這才發現:在真實世界中,沒有第一志願,只有很多適合你的志願。你必須一一去推敲,然後問自己:我到底多想得到這個志願?如果你覺得所有的志願都適合你,或都不適合你,也許你像當年的我一樣,還沒有誠實面對自己。市場供需原則固然有效,但也誤導了我們。那些需求最高的商品,也許不適合你。它們都給你最高的年薪,但沒辦法給你你的心。

後來我畢業了,才發現史丹佛也不算是真實世界。在工作、愛情、婚姻、家庭的選擇中,供需原則依然適用,只是不再有銀色子彈給我們優先權。而且選擇的後果不只是一個學期,很可能是一輩子。每做一個選擇,就代表我們錯過了另一個可能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但選擇還是要做,日子還是要活。當別人都一窩蜂地去搶熱門商品,站在一旁的我還是會迷惑。睡前關上了燈,我也會質疑躺在床上的那個人是不是真我。這是現實世界,我沒有銀色子彈了,只有赤手空拳,憑我的教育和工作經驗,每天 give and take、談判妥協。感謝上帝和市場經濟,這些交易讓我真正懂得什麼叫得到的歡樂,和失去的苦澀,以及最重要的,怎麼樣在失敗之後,還敢再次競標、繼續選擇。

唯一不平的是:當年我四塊半標來的報紙,為什麼賣不出去?

別讓word出賣你

 三月份資訊業界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是宣稱擁有UNIX版權的SCO公司控告使用UNIX/Linux的廠商,而首波被告的公司之一,就是以製造BENZ汽車聞名的「戴姆勒克萊斯勒」。這雖然不是什麼大新聞,然而真正讓人驚訝的卻是案外案:承接這個訴訟案的知名律師事務所是用MS-Word來撰寫起訴書,然而這份起訴書卻被發現內藏了Word的隱形墨水,當「隱形」文字被設法顯影後,上面記載著SCO公司想要控告的對象是「美國銀行」。

 這當然是該律師事務所的嚴重行政疏失!然而這個疏失卻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或公司)身上,想像一下:你的公司要發三份報價單給三家不同的公司,結果,其中一位客戶在設法打開了隱形墨水後看到你給另外兩家的報價竟然比較低……。

 事實上,隱藏在Word文件裡的資訊要比你想像的多得多!包含撰稿人、撰搞時間、修改次數、各版本的修改人等等,而這些資訊都不應該出現在一份要寄出去的文件中!講遠一點的話,知名的Word病毒:梅麗莎的作者落網的主因也是因為Word文件裡的隱藏資訊洩了他的底。

 而在SCO案後專家做的民調發現:絕大多數的 Word使用者都不知道用Word有這樣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仍然呆呆的用Word的話,那天被Word賣了都不知道!

 所幸微軟已經正視這個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了,如果你是Office XP/2003的用戶的話,可以下載微軟提供的「Office隱形資訊移除工具」來清理文件內容之外的一切資訊!(註: 此工具不支援Win98/Me喔!)下載處:seeder.n et/lee/dl

 安裝完後在Word的功能表「檔案」裡會出現一個「Remove Hidden Data」選項,您只需在編寫完文件並存檔後叫用此功能,即可將這個檔案裡的一切隱藏資訊移除得一乾二淨。

電力網路讓多台電腦同步上網

 隨著電腦及寬頻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多部電腦都能上網的需求。架設方式也滿簡單的:先花幾百元買台簡單的集線器( hub) 然後把網路線接一接就好啦!頂多是如果ISP不提供寬頻共享時,加買一個分享器來用即可。

 但如果家裡的幾台電腦距離遠一點,又不想釘牆打洞破壞裝潢的話可就麻煩了。目前最熱門的解決方案當然是使用無線網路設備:買一部無線基地台(AP),然後為每一台電腦加裝無線網路卡,再設定一下,搞定!

 真的這麼容易嗎?舉個例子,筆者坐在忠孝東路一段的辦公室裡,打開筆記型電腦的無線網路搜尋功能後,發現附近可以搜尋到六部無線基地台!再試試登入,竟然有三個基地台不需驗證就可以自由上網使用, 再檢查一下,其中一部基地台甚至連控管密碼都沒設,的確!設定繁雜又易出錯,確是無線網路的一大致命傷,而另一大毛病則是無線網路訊號穿牆性能不好,若不幸你的上網地點和基地台隔著兩片水泥牆的話,上網品質真是不忍卒睹。

 所幸目前已有使用電力線上網的設備了!電力網路的概念很簡單:先用一個設備把網路訊號導入你家的電力配線中,然後你就可在任何一個有插頭的地方上網了!目前的標準電力網路設備的規格HomePlug1.0理論速度為14M,而實際使用速度約7M,這和802.11b的速度差不多,對於一般512k-2M的寬頻上網來講也很足夠了。

 電力網路會以電錶為訊號分界點,不必擔心鄰居盜錄你的網路資料。和無線網路設備比起來,電力網路完全免設定的優勢相當明顯,一頭插上插座,另一頭插上網路就OK了!

 雖然目前這類的設備還很罕見,但在網路上還是可以買到,一個單點價格約為 1200~2500 元之間,如果你有N部電腦要透過電力上網,就買N+1個設備就行嘍!

「網路ATM」讓木馬程式破功

為確保網路銀行的交易安全,財金公司補助國內銀行推動晶片卡「網路ATM」,只要結合晶片金融卡及晶片卡讀取機(PC Reader),連結用戶端的個人電腦,即可有效防範木馬程式入侵帳戶,目前萬泰銀行已經上線,其它銀行今年內也將陸續上線;沒有讀卡機的用戶,可以晶片金融卡專用的「密碼顯示機」來代替,一樣有保障。

財金公司協理潘維忠昨日指出,網路ATM是目前防範木馬程式入侵網路銀行的最好方法,因為晶片卡在用戶端即檢核密碼,密碼不會在網路上傳輸;藉讀卡機把交易資料傳入晶片卡並取得交易驗證碼,或簽章,交易驗證碼取代密碼,傳回發卡銀行取得此交易的授權,因此密碼不會被破解,安全性是目前各種交易機制中最高的。

不過,網路銀行用戶如果沒有晶片卡讀卡機,亦可使用「密碼顯示機」,交易安全一樣有保障。

用戶只要把晶片金融卡插入該機,通過身份確認後螢幕上就會顯示由晶片金融卡產生的動態密碼(one-time password),用戶再把該密碼輸入到網路銀行綱頁的交易密碼欄?塈Y可。潘維忠表示,這種密碼顯示機顯示的密碼每次都不一樣,使用一百年也不會重覆,因此不怕被木馬程式截取。

為加速網路ATM服務的普及,提升網路銀行的安全機制,目前財金公司對完成晶片金融卡網路建置並上線的金融機構,提供總額一千萬之獎助金,每台讀卡機補助二百元,每家銀行最高可獲得二百萬元補助金。

潘維忠表示,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投入相關的系統開發,今年內將陸續上線,未來國內網路銀行的交易安全可望大幅提升。

根據財金公司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十日止,已有卅五家金融機構加入發卡行列,發卡數累積將近卅四萬張,是去年十二月底僅四萬八千張的七倍,預計五月底之前還會有十餘家金融機構加入。

此外,國內目前可接受晶片金融卡交易的ATM共有五千一百六十台,較去年十二月底成長二七%,平均全台灣每四台ATM中就有一台可接受晶片金融卡。

財金公司指出,晶片金融卡發卡量快速增加,未來的應用範圍也將更為廣泛。除了最基本的提款、轉帳繳費等功能外,將來還可應用到交通運輸上,只要發卡金融機構與交通收費單位達成協議,晶片卡持卡人將可「一卡走天下」。

IBM大型主機誕生四十週年

從System 360/370/390到z900「Freeway」大型主機的發展

1964年,IBM推出System 360,也是世界上第一臺大型主機(Mainframe)。這麼多年來,S/360系統一直都是IBM在金融市場的主力,也是藍色巨人的金雞母,相較於RISC架構的RS/6000系列,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他大型主機廠商更是瞠乎其後。現在,我們就來回顧S/360四十年來輝煌的發展史-這可謂近代電腦發展的縮影。

奠定近代電腦基礎的S/360

只要有念過計算機組織結構教科書的人,多少都知道S/360在計算機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諸多今日習以為常的電腦特色,原來都是S/360所開創的。不過,由於S/360的畫時代的突破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們僅提出重要性較高者。

「計算機結構」一詞與二進位指令執行碼相容性

「計算機結構」(Computer Architecture)這個名詞,是由IBM在1964年創造給S/360用的,藉由這個名詞來表示「程式設計者可以看到的指令集」。換言之,指令集架構相同的不同電腦可以執行相同的軟體。雖然這種想法對我們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例如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都可以執行x86指令集所撰寫出來的程式碼,但是這在當時卻是非常新奇的觀念,因為那時候每種電腦都擁有不同的指令集,發展一臺新電腦就需要重新發展軟體。以當時的IBM而言,在S/360之前,竟然有五種不同的指令集架構,所以希望將IBM的六個商用電腦部門聯合起來發展共同的架構。後來,二進位指令可執行檔的相容性也成為日後所有電腦的基礎。

值得一題的是,S/360在指令集發展之初,基於可長可久的考量,所以非常重視實作上的簡易性。S/360指令集雖然一直被歸類至CISC,但是無論是定址模式和指令格式上,都非常的簡潔有條理,也擁有相當大的暫存器群和保留日後擴展定址空間的設計。也因此,當代RISC大師David Patterson和John Hennessy一直對S/360有著極高的評價(尤其拿來和10年後的x86作對照)。很不幸的,指令集架構和實作之間的互動在1980年代RISC萌芽之時才普遍受到重視,但是很多像x86之類設計不良的指令集已經無法拋棄了,這足以證明S/360設計上的前瞻性。S/360優秀的指令集架構,就是其可以存活超過四十年的基礎。

微碼控制單元

在VLSI技術尚未成熟的1960年代,設計功能強大的指令集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所以也導致透過微碼(Microcode)所組成的微程式產生控制訊號的設計方式。微碼控制單元的想法原先是在1958年由Maurice Wilkes所提出的,得到了IBM高層的重視。IBM在思考微碼的可能性之後,透過微碼系統將IBM 7090的軟體移植至S/360之上,也建立了「模擬」(Emulation)一詞。微碼控制單元對日後的指令集設計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也直接促成1970年代諸多「恐龍化」的指令集架構(如VAX和x86)以及今日Transmeta Code Morphing之類軟體模擬系統的誕生。

由8位元所組成的位元組

在今天,「1 Byte(位元組)=8 Bits(位元)」已經算是一個常識,不過這在S/360之前並不存在。以1965年的CDC 6600超級電腦為例,就是以6位元組成一個位元組。從S/360開始,這才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工業標準」。S/360也是第一臺以8位元位元組為定址基本單位的電腦。

聚集式十進位及字元資料型態

這可以說是位元組的實際應用。在每一個位元組內,儲存兩個十進位數字的十進位表示法,便稱為包裝式十進位(Packed Decimal)。另外,計算機的發明原本是用來處理數字的,不過後來因為商業應用的關係被擴充成可以處理文字(Character),透過8位元位元組予以儲存。這兩項也都是S/360所開創的。

軟碟機

IBM在率先發展全世界第一臺硬碟機的同時,也在1970年研發出全世界第一臺軟碟機,首先應用於S/370系統,用來做為儲存微碼之用。在十年後,軟碟機逐漸成為個人電腦上常見的裝置。

快取記憶體

快取記憶體(Cache)已經是提升系統效能不可或缺的技術,1968年的S/360 Model 85系統就是世界上第一臺實作快取記憶體的電腦,而IBM在當年所發表分析快取記憶體效能的論文,也是該名詞的起源。

非循序指令執行及分支指令預測執行能力

在今日的處理器設計中,為了達成有效的指令管線化和更高的IPC(Instruction Per Cycle),非循序指令執行能力就是必備的需求。Robert Tomasulo在1967年提出了暫存器重新命名(Register Renaming)的技術(Tomasulo演算法),也包括了分支預測機制的使用,這些也都成為S/360 Model 91的技術重點。很多在360/91中的想法在逐漸消失了25年後,在1990年代再度復活,奠定了今日先進處理器設計的基礎。

老兵不死,而且繼續茁壯

雖然近年來市場一直充滿著「大型主機將死」的說法,可是事實並不盡然如此。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的研究報告,在25萬美元以上的伺服器領域中,IBM的大型主機營收在2003年第四季增加了30%,達到18億美元規模。相較之下,同一等級的伺服器市場僅成長了8%,達到49億美元。在這個價格範圍內,大型主機主導了整個IBM伺服器的營收,佔了當季28.3億美元中的18億美元,就全年度而言,大型主機銷售增加20%,達68億美元。

為了反駁競爭對手宣稱大型主機已經是「絕種恐龍」的說法,IBM將最新的z990大型主機命名為T-Rex(暴龍),投入了1200人力,四年的時間以及10億美金的開發經費。為了趕上時代潮流,IBM將許多主流運算技術用到大型主機上,例如Sun的Java以及Linux等等,也將隨選運算納入應用之中。這些動作,導致在業界技術人員之中「暴龍依舊位於食物鏈頂端」的說法不脛而走。

目前看來,IBM的做法已經得到了成效,尤其數十年來以大型主機為主要系統的金融界相當的捧場。對金融界而言,他們要的就是封閉規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會輕易的更換系統,這也就是IBM的RISC體系產品雖然技術上如此強勢、卻無法取代自家大型主機的主因。在未來,只要四十年來累積的軟體資源一直存在,這些大型主機還是會繼續在伺服器市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計算機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長期學習計算機結構的人來說,這些上古時代的活化石,更是最值得參考學習的最佳教材。

IBM 801 RISC明年將滿三十歲

在IBM為了大型主機誕生四十周年而大肆慶祝的同時,RISC的始祖:John Cocke所主導的IBM 801(1975)也在不知不覺中將滿三十歲。雖然大多數人提到RISC,都第一個想到David Patterson的Berkeley RISC I和John Hennessy的Stanford MIPS,但其實IBM 801才是最早進行的RISC計畫(1965年由Seymour Cray設計的CDC 6600則是公認的RISC概念起源),而且奠定了日後RS/6000「America」以及Power/PowerPC處理器的技術基礎,John Cocke本人更因為對RISC發展的貢獻以及發明超純量(Superscalar)架構,在1987年得到資訊工業界的最高榮譽獎項-ACM Turing Award。如果IBM沒有這麼健忘,明年應該又有大肆慶祝的理由了。

IBM「e-Server」命名方式

IBM從e-Server開始,將伺服器區分為四大系列:i-Series、x-Series、p-Series和z-Series,意義分別為「Integration」、「x86」、「Performance」和「Zero downtime」,相信讀者應該已經了解這四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市場區隔了。

星期三, 4月 07, 2004

Google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Gmail被批侵犯隱私

中廣新聞網2004-4-07 9:00

搜尋引擎Google策劃中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Gmail〕,還沒有推出,就遭到砲轟,一些團體批評〔Gmail〕有侵犯個人隱私的顧慮。

Google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搜尋引擎,為了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Yahoo以及微軟抗衡,它也準備推出免費電子信箱服務,不過〔Gmail〕系統還沒上路,就遭到一個名叫國際隱私保護團體的抨擊,它們質疑〔Gmail〕違反了歐洲隱私權保護法,它們提出的最大疑慮就是Google的電子郵件系統,會在使用者刪除郵件之後,繼續把這些資料保存在系統中,除此之外,未來的Gmail還有掃描郵件的功能,目的是想依據郵件性質,看看能不能順便夾帶廣告。

國際隱私保護團體說,即便是在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為之,這種行為還是觸犯了歐洲的隱私權保護法,歐洲對於隱私權保護的規定,比Google註冊的美國更為嚴格。

對於外界的指控,Google解釋說,Gmail超越一般網路郵件系統的額外功能,出發點也是要提昇對使用者的服務,未來的Gmail使用者,可以透過信箱內建的搜尋功能,找尋所有他曾經收發過的郵件,即使已經從個人信箱裡刪除,還是可以找得到,至於掃描郵件的功能,也經過特別設計,不至於有洩漏個人隱私的顧慮。

Google還說,未來Gmail提供的免費空間,將比現行一般入口網站免費信箱至少大上一百倍,足以儲存五十萬頁郵件,市場分析師說,Google投入免費電子郵件服務的競爭,勢必會對這塊市場,產生重整效果。

Google免費電子郵件服務違反隱私法,在德國遭禁

Google上周宣佈將推出名為“Gmail”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同傳統的電子郵件服務不同,“Gmail”為用戶提供了1GB容量的超大郵箱,比此前雅虎和微軟推出的郵箱的容量超過100倍。不過,也許用戶使用如此超大郵箱的代價就是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的隱私權。但在當前的情況下,Google必須對自己的免費電子郵件業務重新進行定位。

德國聯邦資料保護委員會官員赫爾曼在4月8日稱,根據德國隱私法的相關規定,Google的“Gmail”電子郵件服務已在德國遭到禁止。“Gmail”電子郵件服務隱私條款中指出:即使用戶將郵箱中的電子郵件刪除,該郵件的副本仍然會保留在系統中。同時,Google還將對用戶的電子郵件進行掃描以在郵件中尋找合適位置以張貼廣告。而根據德國的相關法律,電子郵件、傳真和電話通話都被認為是機密。只有在用戶涉嫌參與犯罪活動的情況下,才能夠對該用戶的電子郵件進行監察。

儘管Google公司一再強調,掃描用戶電子郵件的是電腦而不是人,但由於歐洲的隱私保護法要比美國嚴厲的多,所以無論如何,Google掃描用戶電子郵件的做法都將違反歐洲現行法律。

批評者擔心Gmail掃描電子郵件的水平將超過消除病毒和垃圾郵件的掃描。他們還希望Gmail修改一項政策,這使得Google有權在消費者關閉帳號後仍然保留其收發郵件。Google表示掃描將完全由電腦進行,但是這甚至會涉及沒有Gmail帳號的人發出的郵件,因此人們對此很警覺。批評者認為,免費容量並不值得犧牲個人隱私。

我的 Windows 98 不能正常關機(無法正常關機)

適用範圍:Windows 98/ME

提醒:Windows 98 年代的常見問題。

問題:「安裝了 Windows 98 SE之後,當我選擇關閉這台電腦時,我的電腦卻重新開機,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

由於 Windows 98 第二版(或 Windows Me)採用了新的電源管理核心, 使得在 Windows 98 下正常關機的電腦,到了 Windows 98 第二版上,就不見得可以正常關機(舊型主機板常見)

另外,任何的軟硬體衝突,也會造成關機不正常。所以,如果你的電腦沒有辦法正常關機的話(重開機、或停留在關機畫面), 就是朝幾個方向去找問題:


是不是有常駐軟體影響到關機(例如防毒軟體)

檢查主機板晶片組、顯示卡、網路卡、音效卡,這類驅動程式或軟體是不是太舊需要更新,是不是有 IRQ、DMA 或 I/O port 衝突的問題。

BIOS 內容是否設定錯誤,造成關機不正常。(建議參考主機板使用手冊上的一些建議設定值或注意事項)

檢查 IRQ、DMA 是否起衝突,是否有兩個以上的設備(或介面卡)搶佔同一個 IRQ 或 DMA,若 IRQ 起衝突,在開機、關機的時候也常會產生 invalid page fault 或 fatal exception error 0E 的錯誤訊息。

主機板 BIOS 版本是否太舊需要更新

你關機時,如果你的電腦重新開機、或是一直停留在正在關機的畫面,都可以照以下方法來試著解決,但是:如果你 Windows 一切都很正常,可以正常關機,請不要好奇依照下面方法去更動你的電腦的設定,這只提供給關機不正常的電腦使用。

如果在原本舊有作業系下一切正常,升級到新的作業系統下就不能關機(如 Windows 95、Windows 98 升級到 Windows 98 第二版),則請考慮下載 Windows 98 第二版關機修正程式、或更新你主機板 BIOS 兩種方法。

一、更改軟體設定值,或更新驅動程式:

開始>>執行,輸入 msconfig(系統組態編輯程式),按「進階」按鈕,把「取消快速關機」勾起來,按確定。關機,看看正不正常(多半關機卻重新開機都可以經由此法解決)。

移除防毒軟體,再關機,如果正常,你必須更新你的防毒軟體(在2004年的今天,這個機率應該沒有了)

移除網路卡驅動程式,如果移除後正常,就更新網路卡驅動程式。

移除所有 real mode 下的驅動程式,重開機後再做關機測試。

什麼是 real mode?就是 DOS 下的設備驅動程式,掛在 Config.sys 裡或是 Autoexec.bat 裡,Windows Me 或者沒有此兩檔的 Windows 98 則不用做這項測試

移除所有會在「啟動」群組中載入的程式(是不是曾經安裝過一些常駐軟體因而影響到關機)。

二、檢查 BIOS 設定:

因為每家主機板商使用的 BIOS 版本、製造商都不盡相同,況且 BIOS 日新月異,我不可能全部詳細列舉出來,更不可能舉出連設定名稱都一模一樣,你的 BIOS 也有可能沒有下列項目,或是下面敘述並不與你的 BIOS 中的名稱一模一樣,這裡只是提供你一個尋找的參考方向。

(BISO 廠牌主流雖只有一、二家,但市面上可見到的BIOS廠牌仍然不少,各家畫面都有差異,我沒有辦法一一舉例,某些 BIOS 中可能沒有以下設定項目)

Assign IRQ for VGA 設 Enable ( PnP/PCI Configuration )
PnP OS Installed 須設 No ( PnP/PCI Configu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Setting 所有電源管理項目設 Disable 。(註一)
Wake on LAN/Flash on LAN 設 Disable ( 如果你的 BIOS 裡有此項的話 )
以上都無效,再把 BIOS Shadowing 所有 shadowing 全部 Disable。( 一般是在BIOS Features Setup 項中 )

三、下載 Windows 98 第二版關機修正程式:

如果你試過更改軟體設定、更改 BIOS 設定後,還是不能正常關機,就下載 Windows 98第二版關機修正程式。

(僅適合 Windows 98第二版且關機不正常者使用,98 第一版不要下載安裝,避免產生意外。WIndows Me 的用戶請參考 Windows Update 網站上是否有專門提供給 Windows Me 的關機修正程式)

以下是微軟網站:(for 98 SE only)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98/downloads/contents/WURecommended/S_WUFeatured/Win98SE/Default.asp

或者前往 Windows Update 網站,檢查是否有新的關機修正程式:windowsupdate.microsoft.com

四、更新你主機板 BIOS:

試過以上方法都無效,到你的主機板製造商或電腦製造商的網站去看看,看它有沒有提供新版本的 BIOS 下載,來解決這個問題。至於如何更新你主機板BIOS ,請參考你主機板製造商網站上之說明。

請注意:更新 BIOS 不是萬靈丹,不少人都把一切不正常的責任歸給「BIOS 太舊」,這個觀念不對的,很多時候,是因為介面卡衝突、設定上的疏忽等才使得作業系統不能關機,一開始就把原因推給 BIOS 這是不對的想法。

BIOS 是主機板上很重要的一個設備,需要更新的機率實在不大,「更新 BIOS」只是最後一個方法了,已經可以說是沒有方法中的方法,所以你不要對更新 bios 有太大的期望,以為只要更新,什麼事都OK了。

除非主機板製造商的網站建議你更新,或是你目前的 bios 版本有重大瑕疵需要更新,否則,不要隨意更新 bios,尤其是對新手,如果你連 bios 是什麼都不知道,那表示你不懂,為了安全,你不要自己動手做,請有經驗的人在旁邊幫助你。

若經由以下的設定之後,可以正常關機,或許是 BIOS 需要更新或是 BIOS 設定有錯。

停用 IRQ Steering
我的電腦>>按右鍵>>內容,到「裝置管理員」,展開「系統裝置」。
選擇「 PCI 匯流排」,按「內容」,到「設定 IRQ」頁。
不要勾:「使用IRQ設定」。
按確定,重新開機,開機後,再直接關機。
取消 NVRAM / ESCD 更新:
我的電腦>>按右鍵>>內容,到「裝置管理員」,展開「系統裝置」 。
選擇「 Plug and Play BIOS」,按「內容」,到「設定值」頁 。
把「關閉 NVRAM / ESCD 更新(N)」打勾。
按確定,重新開機,開機後,再直接關機。

註一:

如果關機時停留在「您可以放心關機」畫面,而不會自動 Power Off,Power Management 中的設定必須是「User define、Max、Min」三者其中之一。而不能是「Disable」,若設為 Disable 否則無法自動關機斷電,你要親手按下 Power 鈕才能斷電。

以上在 Power Management 中的設定是針對支援由 ATX 規格電源供應器供電的主機板而言,若你的主機板是屬於老式的 AT 主機板,因 AT 主機板、AT 電源供應器,本身就不支援軟體自動關機,所以你還是得親手按下 Power,才能關掉電源。

不見棺材不掉淚

前陣子有位朋友決定要換工作,因為他能力很強,長期以來為公司賣命工作,一個人被當成三個人在操。公司方面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好用,時常以「能者多勞」為理由把工作不斷地往他頭上加。

另一方面對於他所提出的要求,又常常是口惠而實不至,幾次下來這位朋友也就心灰意冷,開始在外面找工作。因為在業界有口皆碑,很快就找到不錯的新工作。

當他跟老闆提出辭呈的時候,老闆當然大為震驚,立刻開出諸多條件來慰留。

當時他的反應是:「我那時候才明白我對公司有這麼重要」。

什麼工作升等、調薪、甚至當場為了他要來成立一個技術研發中心交給他來領導,種種多年來作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在同一時間全部美夢成真。

不過因為去意已決,這些臨時開出來的政策利多支票已經無法挽回人心,所以我這朋友還是離開了這家待了不少年的公司。臨走前他心裡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遺憾,他說:「我在公司待了這麼久,跟公司和同事們當然有感情了,如果不是心灰意冷的話,我才不會想要離開。這些條件如果是這麼容易就能做到,為什麼不早點跟我講?」

我給他的意見是:

辭職不是兒戲,既然提出來了,就代表自己已經做過全盤的考慮。

如果就因為這些臨時開出來的支票就回心轉意,

一則對你已經答應要去的公司不公平,因為人家已經停止找人位子空著在等著你過去了;

然後你在現在公司老闆心目中的印象就會變成一個是要用離職來要脅好處的人。

而且我覺得這些不經大腦馬上就蹦出來的支票,事後跳票的機會很大。到時候如果真的跳票,你會變得兩頭落空。所以還是找到好的地方、拿到有更好的條件趕快入袋為安才是上策。

不過我一想到他老闆立刻就能開出支票的樣子,就不禁在心裡暗笑。

天底下的老闆果然都是一個樣,想當年我也碰過類似的情形。

當時我在新竹的一家軟體公司工作,原本老闆答應在新竹只是暫時先到那邊熟悉產品,不久之後就可以回台北上班。沒想到一待就是半年多,一點回台北的跡象都沒有。

於是我找好新工作提出辭呈,老闆也是一樣政策利多馬上出爐,別說是台北辦公室了,甚至要找創投公司成立一家新的網路公司來讓我帶頭。

沒想到當年的戲碼現在原封不動在我朋友身上上演,天下烏鴉果真都是一般黑。

我想不管是哪一種老闆,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員工是技術好、表現棒,然後又能任勞任怨,

這種好用又耐操的人是所有老闆心目中的夢幻員工。問題是如果你手下出現了這樣好用的人,你懂不懂去珍惜他。珍惜的意思是要能將心比心,除了為公司貢獻心力之外,還能讓他覺得這個公司是可以長期待下去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成長,未來會有發展。

而不是只是殺雞取卵,把你日以繼夜操到榨不出油來了為止。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相信大部分的公司口頭上都是這樣講,但是實際上能做到的並不多。因為在有些大老闆的心目中,很多工作都是可以隨時找人來就能上手取代的。尤其是技術人員,雖然科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技術,但是老闆們的心裡就是認為程式設計師或是系統分析師滿街都是,隨便找人來都能上手幹活。

尤其現在又多了中國大陸滿坑滿谷的「程序員」,

這邊的人如果要求太多又不聽話,我就把研發中心移到大陸去,那邊多得是半價優惠的藍領工程師任我使喚。

我就曾見過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當著眾人的面就很得意地跟我們說:「Programmer滿街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走了一個我隨時可以找人進來補。」當場他的員工也在,我真是為這個豬頭捏一把冷汗。

對技術人員的態度是這樣,當然他的公司不會有什麼搞頭,三不五時不是搬家換辦公室、就是公司轉型,

每個還在他公司上班的員工看起來都像是吸鴉片的,擺明了上下交相賊、大家一起混。

事實並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技術是一回事,真正的生產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然要有生產力,技術能力是先決條件,但是要真的對公司有貢獻,這個人還必須熟悉公司的產品、公司的文化、公司的做事方式、和同一組人的合作和互動、和其他部門的溝通、和客戶的過招攻防…。。

在這麼多成功要素裡面,「經驗」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並不是舊人去新人來就可以很快上手,

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才能熟悉狀況,真正如魚得水開始發揮所長。

所以走掉一個好手,是得很多時間才有可能彌補回來的。

大家工作都是要賺錢養家,而且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如果一個地方待得好好的,不會有人閒著沒事就要整天浪費時間去面試找工作。

偶爾有不滿,一定會往上申告,希望能夠獲得解決。

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他的要求被忽略、被打太極拳、被畫大餅當成小孩子耍,不是老說你「能者多勞」,就是拿出公司偉大的「五年計畫」來搪塞,說你的要求在五年後都會實現。員工不是豬頭,再溫良恭儉讓的人也有忍無可忍的一天。

哀莫大於心死,一旦對公司再也不抱希望,早晚一定會良禽擇木而棲。到那個時候再開支票,再答應把偉大的五年計畫提前實行,一切已經都太晚了。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孝順就要把握父母親健在的時候。

同樣的道理,對員工好就得趁員工還在幫你做事的時候,等到他來說拜拜的時候再想努力挽回,恐怕就來不及了。至於怎麼才叫做對員工好,我想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很多,偉大的EMBA課程四處都是,有多年管理經驗的人也不少,這些不用我多講。

重要的是要去做,而且要早點去做,越早越好。

不要等到辭呈遞上來了,到時候你不見棺材不掉淚,只好準備辦一場豐盛的歡送晚會,希望他到其他地方不要四處宣揚你的惡形惡狀,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已經對你很夠意思了。

最後我也得感謝之前我所待過公司的幾位老闆們,因為有了他們,我才能學到怎樣去當一個好的領導人,有哪些不好的範例千萬不能重蹈覆轍。最近我在工作上也即將有異動,在消息宣佈之後,我的部屬們有的恐慌,有的不捨,甚至有情感豐富的女生說她哭了好幾天。

我想這代表我做人還算成功,因為我既然要走了,他們沒有必要演戲來拍我馬屁。

管理就像交朋友,你對朋友好,

自然大家就會互相信任、互相幫助,

這個道理真的很簡單,做或不做就看你自己了。

網路電話市場今年開始起飛

由於技術的突破,越來越多人領略到網路電話 (VOIP)帶來的便利性及成本節省優勢,網路電話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據估計,網路電話相關系統銷售2003年市場規模16億美元,成長八成,2007年將攀升至53億美元,2004年則是網路電話開始顛峰發展的一年。

隨著通訊、資訊和家電匯整技術的進步,三者之間的界線日趨模糊,不僅造就數位家庭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把人類帶到電腦也可以當成電話的世界,其中之一就是網路電話(VOIP)的問世。

網路電話就是將原為類比的聲音訊號以「數據封包」( Data Packet ) 型式在IP數據網路( IP Network )上做即時傳遞;換句話說,網路電話系統就是將原為聲音的類比訊號數位化後 ( digitized ),透過由網路上各相關通訊協定,做點對點 ( end-to-end )的即時通訊功能。或更簡單地說,就是將聲波數位化並轉化成資料封包後,透過資料網路傳送出去,就像傳送電子郵件一樣。

網路電話於1995年開始問世,這項技術應用存在許多優點,不談別的,單是它能省下昂貴的長途和國際電話費用,就夠吸引人了。雖然如此,問世已有八、九年的網路電話,先前卻因存在一些技術障礙,使發展出現停滯現象。

誠邦網絡公司指出,網路電話將語音資料數位化,但音質卻會因壓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變化,而IP網路原本就沒有即時控制機制,因此網路品質不易穩定,封包的接收延誤、不穩定漏收的情形也會發生,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妥善處理,就會有聲音不清楚、音調不自然、通話中斷、回音等現象。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技術問題獲得克服和改善情況下,越來越多人領受到網路電話帶來的便利和成本下降優勢,如 透過網際網路打電話,就如同使用e-mail一樣便宜;提供語音、傳真、e-mail與資料溝通的高效率接取與控制;建置成本也比獨立分開的通訊與電腦網路系統便宜;可以有效降低與遠端辦公室或分公司的溝通成本;採用多方會議系統,減少企業主管不必要的交通時間;且網路系統管理也會比較容易等。

網路電話發展在去年已有相當進展,預期今年將能達到進一步突破,根據美國時代雜誌 (Time)指出,雖然目前許多電信設備支出都呈現停滯狀態,但網路電話相關系統銷售,2003年市場規模達到16億美元,大幅成長80%,2004年是它開始顛峰發展的一年,預估至2007年網路電話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攀升至53億美元。

關於鋰電

我讀了一些資料,說明鋰電不能長期處於低電壓之下,我的手機和 PDA 因為少用,用到沒電也沒馬上充電,才一次沒電後放久一點不管它,結果好像電池都壞了,充很久也充不滿,用一下子又沒電,所以,我想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鎳氫電池要用到沒電再充,因為有記憶效應。

鋰電則隨時可充,記憶效應不大,反而用到完全沒電並不好∼
參考一下了∼希望你的電池能長命一點,不要像我的一樣。

還有,備用的第二顆電池,也要充飽電再收藏,並時時檢查,雖然沒用,電力還是會減少,電壓低到一個程度,就要記得充電喔!

無線上網 當心隔牆有「眼」

客廳、廁所、臥室、廚房,走到哪都能上網的無線區域網路 (WLAN)愈來愈多家庭採用,省了牽絆的網路線影響裝潢美觀,多台電腦分享頻寬也沒有拉線問題,但分享的特性問題也來了,鄰居輕易就能讓配備無線網路卡的電腦「借道」上網,隱私資料也暴露於外人眼前。中華電信提醒,用戶要記得更新密碼設定。

在家無線上網只要安裝一台無線基地台(AP),就能讓多台配有無線網路卡的電腦同時上網,不用拉線,也不會受網路線侷限。隨AP和無線網路卡價格門檻逐漸降低,甚至5000元以內就能搞定,也讓更多家庭採用,中華電信也提供月租服務,前2年每月149元、第3年起每月90元就能租用AP,現在申請簽約租用2年還送一張無線網卡,目前已有近1萬6000個用戶。

WLAN使用者一多,問題也來了,現在試著把你的電腦裝上無線網路卡,打開網路瀏覽器,可能連密碼都不用輸入,你就已經利用隔壁鄰居家的AP連上網路了。別不相信,現在樂得這樣免費無線寬頻上網的人還不少,讓別人免費上網事小,反正現在寬頻都是固定月費,頂多上網速度會變慢,倒不會有金錢損失,但電腦裡的資料可能也一覽無遺。

會這麼輕易就讓外人也能連線上網,多半是密碼設定和保護不足。以中華電信的WLAN為例,連上網時第一關的系統識別碼(Access ID)預設值都相同,就像手機SIM卡一開始系統都預設密碼是8888或0000一樣,雖然使用手冊上有提醒用戶最好能改一下,避免鄰居一開機就能看到統一的系統識別碼,輕鬆盜用上網,還是有不少用戶不以為意懶得更改。

中華電信表示,避免WLAN被盜用要做好4道防護,首先系統預設的Access ID一定要改,再設上網密碼 (web key),第三關要設定分享電腦的網路卡位址碼 (MAC Ad-dress),很多人都忽略這步驟,可以鎖定網路卡,其他電腦都無法接取網路。最後記得根據你家分享電腦的數量設定動態IP分配上限,例如3台電腦就限定動態IP最多3個,不留給盜用的鄰居「餘額」。

免費的 blog hosting

如果有人不想自己架的話, 可以找免費的 blog hosting

在台灣免費入門 Blog 我覺得比較好的有兩家

麥諾地 http://www.drywettex.com/minority/
無名小站 http://wretch2.twbbs.org/

MT很簡單很方便,功能也完善,如果找不到主機架設,可以去申請TWBLOG或藝力拹的帳號。
覺得申請規則不適合自己又沒時間又想體驗快感的話,用無名或麥諾地的服務也很好。

其實對blogging有興趣的話可以向elixus申請試用帳號。
elixus(藝立協)是國內一個組織,要申請帳號的話請上 http://blog.elixus.org/

加快 Adobe Acrobat Reader 6 的開啟速度

簡介: 是否常常覺得 Adobe reader 每次要開啟 pdf 時很慢? 其實啟動慢的原因是因為在啟動時要載入很多plug-in, 而實際上有很多的plug-in是用不到的! 試試 Adobe Reader Speed Up ! 它可以讓您隨心所欲地選取 Adobe Reader 啟動時要載入的插件, 如果您不知道哪些插件需不需要載入?它還提供一個”SpeedUp - Fast” is recommended 讓您選擇!

對於常常看PDF檔的我,實在非常實用!推薦大家使用。

[分享] Hinet 推出 固3IP ASDL了

請參考以下網頁
http://512dsl.hinet.net/3ip/index.htm

2M/384K 單機型 固定3 IP 通信費799元 ADSL月租費799元
3M/512K 單機型 固定3 IP 通信費1,600元 ADSL月資費1,099元

送 3COM 802.11g AP + 筆記型電腦無線網路卡 或是 ASUSDVD燒錄機DRW-0804P(綁2年約)

決定要去把原有的雙向 512 改成 2M/384K 單機型 固定3 IP了,反正也用不到 5 個固定IP,下載又慢

小弟斗膽在此說明一下
固定 8 IP 是跑所謂的 Routing Mode,所以依照 IP 切割的方法,把 Class C IP 分割切割完的 IP 有六個可用,但是 ATU-R 要佔用 1 IP,所以剩下五個,例如:
xxx.xxx.xxx.0-7 mask 255.255.255.248
ATU-R IP 為 xxx.xxx.xxx.1
Broadcast IP 為 xxx.xxx.xxx.7

固定1 IP和固定3 IP使用的是 Bridge Mode
所以 ATU-R 不佔用 IP, Gateway 也指向機房端 IP,以往的固定 1IP 配發的是 xxx.xxx.xxx.1 mask 255.255.255.0 gateway xxx.xxx.xxx.254,這次只是多配發 2IP

現在Hinet用戶2Mb/128Kb和以上的不是可以免費申請一個固定IP嗎?就是一個固定IP和7個動態IP....如果有需要架站的話,一個也夠用了吧?

依照個人經驗,固3的ADSL (公司用的是 PCCW 的T1/384 固三),是用Bridge Mode,Gateway 指向ISP..
所以跟同網段的IP算是內網,如果跟你同網段的小白被種木馬,而你又沒架防火牆...ISP是欄不住的..除非打給ISP,他們做特別的設定才會OK。

還有,速度取決於ISP在Vlan上切割的頻寬,據我所知,除非特別要求保證頻寬,大多是設定最大頻寬,跟其他人搶....

還有一個討厭的事...就是如果ISP要限制什麼東東,有時會不小心跟同段的一起被限制住..例如,我公司有開VPN給外點連..常常無預警的會不通,除非打給ISP,他們做特別的設定才會OK。但是過幾天又發生了..

己架站收發信件,如果沒有固定IP,肯定會受到影響的。請參見HINET系統公告如下:

"親愛的用戶您好:

目前因動態 IP 所發出之垃圾郵件來源追查相對困難且費時,造成國內外各ISP常互相阻擋往來之郵件,使得正常郵件遞送受阻,影響廣大用戶權益;為有效降低垃圾郵件數量,HiNet將遵循台灣網際網路協會(TWIA) 於三月十七日之決議,並於四月十日起禁止所有動態IP直接發信至HiNet之郵件主機),造成您的不便 尚祈見諒。

ps:使用一般收發信軟體(如 Outlook Express, Netscape..)的用戶不會受此新措施之影響。
ps:若您目前是ADSL動態IP且需要自行架設郵件主機發送信件,煩請您於4月1日以後至http://service.hinet.net/adslstaticip.php申請固定IP 即可。

星期二, 4月 06, 2004

Neat Image 還我漂亮影像

 無論數位相機或傳統相機,在光線不佳的情境下都很難拍出好照片。閃光燈和三角架不是萬靈丹,傳統相機要在光線不足時拍好照片,就是改用高感光度(ISO)的底片,例如400、800、1000等。雖然數位相機的感光度通常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調整(或由相機自動調整),然而就像所有的高感光度軟片一樣:感光度愈高,拍下來的照片顆粒就愈粗(噪點愈高)。

 要用任何繪圖軟體來處理這些高ISO所造成的高噪點照片,其實都相當困難。無論柔化、抹勻、模糊,在把噪點做掉的同時,相片的細節大概也已經掉得差不多了。難道沒有更聰明的辦法嗎?還好有一套名為NeatImage的軟體是專門為了移除高ISO所造成的噪點而設計的,更棒的是非商業使用完全免費喔!下載處:

 http://www.neatimage.net/files/NeatSet up.exe

 軟體的使用相當的簡易,啟動程式後按右下角的 OK 進入主畫面,按 Open input image 可載入圖片,切換到 Device Noise Profile 頁籤後,在最右上那裡拉選出屬於您的相機的定義檔(profile),然後在相片上找一個具代表性的高噪點區域拉出一個方塊,然後點右邊的 Rough Noise Analizer 下的藍斜尺,接下來再切到 Noise Filter Settings 頁籤,在畫面上試拉一下方塊來做輸出效果預覽,覺得不錯的話,切到 Output Image 頁籤並按下面的 Apply 鈕即可處理整張相片(需要一點時間),相片處理好了後點 Save output image 即可存檔。

 前述的相機定義檔並不包含在軟體中,請依自己使用的廠牌型號單獨下載:http://www.n eatimage.com/profiles.html

 (註:下載後解壓到程式所在資料匣下的pr ofiles目錄中即可)

 想先看看這軟體的效果如何嗎?看看樣本去 :http://www.neatimage.com/examples.html

「我的最愛」跟著我走

 像我一樣整天泡在網路上的「重度嗜網症」患者來說,瀏覽器裡「我的最愛」的站台差不多可以和電話簿比美了!

 使用「我的最愛」來整理自己愛逛的站台固然方便,但到了公司、網咖或朋友家裡時,沒有屬於自己的「我的最愛」,總覺得突然不知道要怎麼上網似的,很不方便。

 這時候,透過「超級特搜引擎」的「我的最愛」上傳功能,我們就能將「我的最愛」放在專屬於自己的搜尋引擎上面,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檢索!

 首先連到搜尋引擎首頁search.seeder.net,點取上方「我的最愛」頁籤,然後點畫面中央的「新會員註冊」按鈕,簡單的填寫好帳號及密碼(註:以後要用來存取你的最愛用的),然後就用剛註冊好的帳號密碼登入系統,登入完畢後就可以選用畫面最右上方的「上傳我的最愛」功能,畫面上會出現一個上傳精靈的對話窗,並會要求下載ULFav.exe,此時選取「開啟」即可執行上傳程式,在經過一番搜尋後,上傳程式會回報您目前「我的最愛」裡的站台數量,並於確認後將站台上傳。

 「我的最愛」一旦上傳成功,以後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再登入該站台並點選「我的最愛」頁籤就可以隨時瀏覽你的最愛嘍!如果你的最愛裡有千百筆,只要把搜尋條件框裡的下拉選單由「超級特搜」變更為「搜尋最愛」,也可以用引擎來翻找您的最愛裡的站台!

 此外,您可以在註冊時決定是否與別人分享你的最愛的站台,因此,當然也就可以隨時點取畫面右上方的「別人的最愛」來逛別人精心搜集的網站。

為MSN傳訊軟體加持

 憑著視窗作業系統的占有率,微軟的MSN Messger幾乎已成為最多人使用的即時傳訊軟體。然而MSN Messenger雖然使用者眾,但對用戶來說總覺得有些不足。

 MSN沒有支援隱身登入的功能,一登入MSN就人人盡知、想安靜和某人秘談都辦不到。再者,MSN底下的廣告滿礙眼,此外MSN加入表情符號的方法太麻煩,最好能一次搞定。左邊的廣告頁籤又占版面,這些問題可以解決嗎?還有,整個MSN的界面應該能換底圖才好?

 另外,老闆不喜歡大家用MSN聊天,可以把右下角的MSN小人頭藏起來嗎?還有,我的MSN M essenger有好幾個(三分熟的朋友和七分熟的朋友給不同帳號嘛!)可以一次登入許多個MSN 帳號嗎?對了,主管有時候會偷開我的MSN來看,可以在離座時把MSN鎖起來嗎?

 這麼多要求,事實上有一個名為「MSN Shel l」真的把這些功能都做好了!而且完全免費。下載處: http://www.gzyb.net/mircocall/do wnload/messengershell.exe

 (僅支援Win2000/XP/2003,不支援Win98/M e 喔!)

 同一個安裝檔案支援簡繁中文或英文作業系統,安裝完畢後桌面上會出現一個Messenger Shell的圖示,以後只要點這個圖示就可以使用「加持」過的MSN Messenger!立即執行吧!程式開啟時系統會問是否要啟用隱身登錄功能(不想每次回答的話就把最下面的「每次啟動都問」的勾勾拆掉即可),按確定後就進入MSN畫面了。注意看:主選單中多了一個shell選單,要設定MSN Shell只要在主選單中點一下再按「設定」即可。

 由於是全中文的軟體,操作方式筆者就不多說了。當 MSN圖示為小紅人時就表示目前為隱身登入的狀態(別人看不到你上線),要恢復為正常(非隱形)狀態的話只要點「我的狀態」再選「線上」即可。

Word 可以玩圖片

 對於多數的Office家族用戶來說,要操作專業的影像繪圖軟體來處理圖片實是太困難了。所幸由於Office家族間的整合度高,用Word已能對圖片做處理,舉凡常見的放大、縮小、黑白、亮度、對比、轉正等,都可以直接使用Word來完成!

 要在Word中處理圖片,首先確認「圖片」工具列是否有叫出來(由檢視→工具列→圖片)中勾選,有了圖片工作列後,先點選圖片,然後直接將圖片拉大拉小,或是利用工具列對圖片進行亮度對比調整等等各種處理。

 圖片的來源呢?除了用工具列插入圖片外,善用windows內建的剪貼簿功能也能讓word的圖片操作更順手喔。舉例來說,如果在瀏覽器中看到一張喜歡的圖片,只要在該圖片上按滑鼠右鍵,然後選「複製」,接下來在word裡面按 Ctrl-V即可將該圖片貼到Word裡面!如果要拍下一個程式執行的畫面呢?先執行該程式,在你想拍的畫面上停下來,按下 Ctrl-PrintScr een然後回到 Word裡按Ctrl-V貼上即可。同理,要拍下整個視窗桌面的話,就直接按PrintS creen再於Word中Ctrl-V即可。

 如果想將圖片順轉30度呢?在工具列上是找不到這個功能的,但事實上Word還是辦得到,因為Word的圖片工具列還有一些隱藏功能沒有顯示出來。試試由

 選單中拉選「工具→自訂」然後點取「指令」那個頁籤再於左半邊選取「繪圖」後,在右邊找到「分解圖片」的選項,將該圖拖拉至工具列上面即可(放在圖片工具區應該是比較好的習慣)。

 要旋轉圖片時,只需先選取圖片再按剛才拉出來「分解圖片」按鈕,就可以用滑鼠拖拉圖片在畫面上自由旋轉了!如果您用的是Word X P的話,甚至可以將中文字給分解開來,變成筆畫再分開倒色!用來製作筆順生字卡很好用喔!

幫網站加全文檢索功能

 即便網站動線做得再好,我們仍然常常會在某些大站裡面迷路。比方說台北縣政府那麼大的網站,你知道辦戶口名簿要由那裡點才找得到嗎?為了輔助這個不足,多數具有規模的網站都提供了全文檢索功能,讓用戶可以跳脫網站的結構去搜尋要找的東西。

 雖然全文檢索功能對網站相當重要,但對大多數將網站代管在ISP下的網站來說,由於沒有自己的主機,要讓網站擁有全文檢索能力就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即便有自己的主機,架設全文檢索引擎也不是那麼容易。

 真的很難嗎?其實不會。既然Google可以搜尋六億多個網頁,那麼何不利用Google來做為自己網站專用的全文檢索引擎?這可是最簡單、有效、零成本的方法呢!

 那麼要怎麼做呢?首先要明白Google本身就具有搜尋指定網站的能力。比方說在Google搜尋時輸入:總統大選site:chinatimes.com就可查到中時網站裡和總統大選一切相關的網頁!那麼,只要把site:後面的網址改成自己網站的網址,搜尋的對象就會僅限於您的網站,那麼Google就變成專屬於自己網站的全文檢索引擎。

 當然,如果要讓用戶先到 Google才能去搜尋你的網頁,那麼這全文檢索的功能也就太遜了。只要在網頁的適當位置放入搜尋用的方塊,讓用戶打了字之後再自動調用Goole的搜尋結果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網站才剛設好所以未被Google收錄,或是網站剛做了重大異動想讓Goole更新引擎裡的資料,立即連到www.google.com去登錄你的網站即可縮短等待引擎啟動的時間。

體驗Linux零負擔

 不管你是不是電腦玩家,對於 Linux這個名詞都應該耳熟能詳。然而,對一般電腦使用者來說、想一試 Linux的滋味還是相當困難,特別是如果你並不想弄壞原來的作業環境,只想把Linux平安的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試試看而已,若沒有三兩把刷子,還真不建議你嘗試。

 所幸由於Linux開放原始碼的血統特質,各種特殊版本的Linux也就異常豐富。有人將Linux 縮減至一張軟碟片就可以放進去(當然就沒有漂亮的圖形界面了),也有一些人將Linux改造為只要一張光碟,完全不必安裝就可以執行!!

 沒錯,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把Linux光碟放入光碟機,然後由光碟片開機就可以進入Linix多彩多姿的世界!玩膩了?取出光碟再重新開機就恢復你原來的Windows!多麼方便啊!

 推薦大家試試這兩套免安裝的Linux,前者是適用於標準尺寸(12cm)光碟片的Knoppix,後者是更加迷你、可塞進8公分迷你光碟裡的By zantine,下載處:

 seeder.net/lee/dl/

 下載完,接下來就只要啟動燒錄軟體燒到光碟片裡即可(以Nero為例,在選單選File→Bu rnImage然後指定檔名),沒燒錄機的話,有朋友也行吧! 如果電腦沒有設定為由光碟片開機,那麼重新開機時按Del進到BIOS SETUP去調整一下即可,光碟開機後,頂多就回答一下你是否使用液晶螢幕等之類的問題即可順利載入 Linux!麻雀雖小,但是瀏覽器及Office都一應俱全喔!

如何幫網路商品寫個好文案

每個人都知道,網路拍賣正在釋放超級的致富能量;
每個人都知道,「文案放電」是網路拍賣「銷路發騷」的無敵武器;
但是你可知道,一份足以讓銷路發騷的文案,怎麼寫才會大大放電?

《數位時代雙週》2004/03/15第78期╱撰稿=李政青

網路連結了世界,也將無限多樣的商品與買家連結在一起。在五光十色、眾聲喧嘩的網路世界中,該怎樣描述商品、照片又該怎麼拍、如何擺才能打動買家的心?這可傷透了成千上萬網路賣家的腦筋。

曾在廣告公司待了七年,而後在NASDAQ崩盤前一週轉戰電子商務的PChome Online電子商務部副總經理林文欽,對此可有豐富的經驗。

• 不同的商品屬性,就有不同的文案調性

從他進公司第一次主推的數位相機館,到之後3C賣場的定位,乃至於將PChome Online打造成擁有26種以上產品分類的全方位購物網站,林文欽將網路商品順利賣出去的秘訣,就在於將實體世界的行銷觀念融入網路中。

「一個好的商品描述人員要有行銷的訓練,」林文欽開宗明義的點出。因此,許多網頁文案上的基本問題,諸如標題、產品敘述要怎麼寫、照片要怎麼拍、放幾張等等,只要稍微有一點行銷概念,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這些問題要看產品的屬性,產品愈理性、價格愈高,產品的敘述可以長一點,甚至將一些專門性的背景資料放進來都沒關係。」而愈冷門的商品也需要愈專業性的敘述。林文欽曾經上網買了一個骨董鐵皮娃娃,「像這種東西,甚至連出廠年份、哪家公司出產都要寫出來比較好。」

至於愈偏感性、便宜的商品,消費者愈容易衝動購物,因此,文案上便可著重於感性訴求。PChome Online最近推出了一款春天專用的泡湯產品,一點進網頁,在圖片裡占最大面積的可非這項產品,而是冒著煙、灑著花瓣的溫泉。產品只占了溫泉的一個小角落。整個網頁呈現出泡湯的舒適感,充分誘發購物情緒。

• 把自己當成流行教主向Fans傳教

有了基本的行銷概念,接下來,林文欽鼓勵文案撰寫者可再多一點自我要求,「把消費者當成你的Fans」,「就拿球賽來說好了,同樣一場球賽,有些人就只聽A主播講評,有些人喜歡聽B的。」要擁有這種讓消費者對你的文案心悅誠服的功力,林文欽認為這得靠文案人員的自我充實,「你要對商品非常了解,經常閱讀專業雜誌,了解最新流行才可以。」擁有這種功力所撰寫出來的文案,將不僅僅只是介紹商品,而是可以把自己對這個產品的獨家觀點呈現在文案中,「也就是要達到文筆生動,旁徵博引,見其文如臨現場的功力,」林文欽補充。

• 把自己當編劇,緊緊操控消費者的情緒

除了把自己當成流行教主向Fans傳教,林文欽覺得最厲害的文案,就是「把自己當成編劇」,從產品上市前就策畫一齣齣的劇碼,從頭到尾緊緊引導消費者的情緒。像在產品真正上市前,文案可以先在網頁上貼預告--「產品快來了,大家可以開始預購」,這個目的在於吸引消費者注意;等到產品真正上市,立刻打出「慶祝銷售第一名」的優惠活動,繼續打動另一群還在觀望的人;到了銷售尾聲時,還可以推出「限量20個,再不買就沒了」的策略,把心動卻還沒行動的人吸引過來。

「最高境界就在於操控網友心智,叫他買就乖乖買,」林文欽指出。「尤其是限量活動,最好讓有些動作慢的消費者真的買不到,這樣下次他再看到限量,一定會趕緊搶購。」至於有些賣家可能擁有100件商品卻宣稱只剩20件,或者明明一個禮拜就結束的活動卻拖了兩三個禮拜,林文欽認為這點無可厚非,「但是萬一被消費者發現的話,就會減低對你的信賴感,」他提醒道。

網路商品的價格往往是暢銷與否的主因,但林文欽相信,一個好的文案絕對可抵擋價格競爭,催眠消費者。因此,還在為網路商品賣不出去而煩惱嗎?快把自己的文案改一改吧!

技術新知─LiveCD

LiveCD並不是現場演唱會的音樂專輯,根據免費的百科全書網站Wikipedia的定義,LiveCD是一種儲存在可開機的光碟片的作業系統,可以在開機後直接執行,不需要預先安裝在硬碟內,而且LiveCD內不只包括作業系統,也要儘可能地包含常用的應用程式軟體。如果將LiveCD移出光碟機外,重新開機後,該部電腦又會恢復原先的作業環境。Wikipedia的定義,無形中已經排除主機板廠商常用的驅動程式光碟會用的Freedos以及防毒軟體的產品開機光碟。由於大部分作業系統越來越龐雜,難以攜行,LiveCD將作業系統和實用的應用程式包裝在一片光碟,使用者能夠隨時在公用電腦換上自己習慣的作業環境,作為臨時的救援系統也非常好用。

臺灣目前最知名的LiveCD,非Knoppix莫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KNOPPIX_v3.3-20040317-LTH。網威甫發行的SuSE Linux 9.1個人版也提供LiveCD,以便讓使用者跨越裝機門檻。目前網路上也有一些使用者會透過Bart’s PE Builder,以便製作出Windows的LiveCD。事實上微軟的確有Windows PE(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但是使用者必須是企業軟體授權(SA)的成員才能夠使用。

LiveCD可以從網際網路下載ISO檔,燒錄成光碟片。當這些LiveCD系統開機後,如需任何資料儲存,可以轉存在本機電腦的硬碟或是USB儲存設備,例如USB隨身碟或硬碟外接盒。現有LiveCD大部分屬於Linux,FreeBSD也有自己的LiveCD。關於微軟Windows系統假如想要變成LiveCD形式,社群有相關的專案正在進行,技術上可行,不過仍屬於非法改造。

關於LiveCD的概念,還有其他方式可達成:Mini-LiveCDs是開發給可開機名片(Bootable business card)的一派Linux分枝,資料量限定在50MB;LiveMove是一套由LiveCD、USB隨身碟和可開機的軟碟片組成的系統,MandrakeMove就應用了這種方式;MoveKey是應用USB隨身碟的一種迷你Linux分枝,例如Flonix;VMware的虛擬環境可以直接將LiveCD的ISO檔轉換成可用的作業系統,不需要燒錄成光碟後再開機才能運用。